山核桃
從大連回來,除了幾乎塞滿一箱子的黑木耳與海參外,玲妹還特地塞給我一大袋山核桃,其中有一盒是剝了殼的山核桃糖,另有一包是敲碎的山核桃,名之為手剝山核桃。
山核桃乃是我們家鄉浙江的特產,北方或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其他各地,恐怕都沒有此物。想必是親友從南方帶來給玲妹,聊慰鄉思的禮物。玲妹捨不得吃,又留下了給我。此情此意彌足珍貴,因為她知道,對於身處異鄉的她與我,都有同樣的感覺:此物最鄉思!
雖然約在二十年前,好友同事又兼鄰居的程耿堂兄,有朋友偷訪大陸回來,帶給他一把山核桃,他轉送我五、六粒嚐新。當時覺得十分新奇,珍稀,還捨不得吃。過了些日子,台灣天氣潮濕,受了潮,就食之無味了!
我曾幾度回到故鄉探親,飽嚐家鄉山水名產,卻沒有人會想到把如此土味的東西端上檯面,我自己也沒有想到要吃山核桃,似乎也就沒有吃到山核桃。如今一算,距離我那吃山核桃的日子,忽忽已逾一個甲子!那是我讀小學中學的抗戰時期。
小學以前是否吃過山核桃,我記不清了,大概是不太可能。乳牙還沒有那麼堅硬能咬得碎山核桃,至多是吃吃那已剝了殼的山核桃糖。山核桃成為我們的最愛,應是在抗戰時期,在日寇封鎖下,物資匱乏,除了山核桃,也沒有什麼其他可口的零食。
那時無論在家或是上學,口袋裡常裝滿了山核桃。一粒山核桃含在嘴裡,要吮上半天,吮的就是那一點鹹味。現在一定有人會笑,那有什麼好吮的,殊不知抗戰時期的後方,很多人連鹽都沒有得吃,鹹味就是最好的美味。
等鹹味吮盡,才開始咬碎。當年一口鋼牙,輕輕一咬,山核桃殼就碎了,然後又從口中取出,挑食桃仁。也有不用牙咬,而用門壓。把山核桃放在門與門框的連接處,輕輕把門一關,山核桃就碎了。當然也可以用釘槌打,不過要小心手指,不要山核桃未碎,手指頭卻打傷了!
我也曾在上課時,口中含了一粒山核桃,吮著吮著,實在忍不住,就趁老師寫黑板時,猛地用力一咬,發出喀的一聲,驚動了台上的老師,他也猛然回首,嚇得我低下頭,不敢再有後續動作,一粒破碎的山核桃就含在嘴裡,一動也不敢動,直到下課,幸好老師也沒有叫我起來答問題!
山核桃咬碎後,挑食桃仁也是一大樂趣。能一口咬碎桃殼而又不傷及桃仁,把桃仁完整剝出,乃是「豈不快哉」的最大快意之事。然而天下事不如意者常八九,鋼牙之下,又那能完整的求仁得仁?桃殼、桃仁,都已碎成一團,要從這一團混亂中檢取能吃的桃仁,要精挑細選,還要眼尖手準,這就要考驗耐性了!否則定會吃得滿嘴殼楂,堅硬的山核桃碎屑崁在牙縫裡,一時剔都剔不掉,那滋味就不好受了!
並非一咬碎山核桃就大功告成,可以殼肉分離,取盡其中果肉。還有很多細小的果肉崁在破碎的桃殼中,當年也沒有什麼工具可以利用,全凴一口利齒,繼續把碎片再咬碎,務必把所有的果肉全部吃淨為止。這當然需要一番功夫:時間、技巧與耐心。吃一粒山核桃,總要五到十分鐘。費了好大勁兒,才吃到其中不到一公克的果肉。我想,一定會有人笑我們這些山核桃的愛好者真傻,付出與所得簡直不成比例!
一點也不錯,尤其是在物資豐盛的今天,有很多美味可口的食物,可以大口大口享用,何必那麼費事的挑食那粟米粒大小的山核桃碎屑!這是他們不知吃山核桃的妙處。如果吃過山核桃,那桃仁特有的香味就會讓你捨不得放棄任何一粒桃仁的碎屑!那香味也不是那容易吃膩的大核桃肉所能比擬。大核桃、美國核桃,油分太多,香味不足,決不是像山核桃一樣能讓你吃得欲罷不能!
欲罷不能,豈不是會像吃花生一樣,讓你吃得肚子脹脹,体重增加,膽固醇增加?不會,決不會!試想,五到十分鐘才吃一粒,一小時能吃幾粒!一粒的果仁,能有多少大卡的熱量?可能吃上個把鐘頭,還吃不到一片花生糖或是牛奶糖那麼多的卡路里!
正因如此,山核桃可以在嘴巴發淡時幫你解饞;閒得發慌時,幫你消磨時間,真是妙用無窮,樂趣多多。抽煙、嚼檳榔、嚼口香糖,以及愛吃零食又想減肥的朋友,如果愛上了山核桃,很可能就此改變了生活習慣!
不過,山核桃也不是那麼十全十美,它的缺點也就是它的優點:費時費事。現在我吃到的山核桃,所謂手剝山核桃,就是先將山核桃殼打碎,再用精美的塑料袋包裝出售,可以防潮,也省了咬碎的一道功夫,對於像我這樣牙齒殘缺不全的老人,自然覺得方便。但仍有不少桃仁夾在硬殼縫裡,我已無大牙可供驅使,幸而有工具可以利用。從工具箱中取出一把老虎鉗,似以牛刀殺雞,把核桃殼壓得碎屑橫飛,滿地皆是細碎硬殼,不小心踩到,釘入塑膠鞋底,就像釘鞋一樣,不太受用!弄得我每吃完幾粒,就得掃一次地,就怕別人光腳踩到!
所以在人多的時候,我就無法吃山核桃,怕人嫌我把碎殼弄得滿地。從大連帶回來的一大包,在台灣吃了兩個月,還剩幾小包沒有吃完,帶來了美國。如今快一個月了,也才吃了一小包!聖誕前夕,侄兒又給我帶來一大包!
山核桃,久違的山核桃,看來還要糾纏我很久很久!
徐 昶二○○五年十二月三十日於波士頓
桃海戰術
女兒從琰家回來,帶來我們留在琰家的一口空箱。箱內還有很多包我們留給琰、璐的山核桃仁。我們立即打電話,問他們是否不喜歡吃?琰的答覆是,就像吃花生米一樣,也喜歡吃,但是喜歡中並沒有像我那麼濃厚的感情因素,所以他們只留下少數幾包,把其餘的又還給了我們。
此外,琰在我們這次來美首先在他們家落腳時,也把述偉給他們的一包帶殼山核桃轉送給我們,那時我們已帶來滿箱子的各式山核桃,以為他們不會吃帶殼的,所以只留無殼的山核桃仁給他們。帶殼的留給自己慢慢享用。不料過了三個多月,這些包裝精美的小包桃仁又回歸到我這裡。大概是他們看到我寫的<山核桃>,認為這些山核桃對我的意義比較重大,所以犧牲享受,讓我得到最大的享受,也讓這些山核桃發揮最大的效益。
大概晉弟也是看了我寫的<山核桃>,所以在侄婿建剛來台訪問時,便要他帶些山核桃給我。建剛不愧是得了解放軍的真傳,運用桃海戰術,帶來了滿滿一大箱的各式山核桃。我是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,全部收下,帶來美國。除了把一些去殼的桃仁給了下一代,希望讓他們也能欣賞一點我們故鄉的美味之外,其餘帶殼的則留給自己,進行持久的消耗戰,山核桃數量雖多,但總是有限,而且也不會增生。一天剝幾粒,日久天長,總能把它消耗殆盡!
不過來美已經三個半月,除了吃掉一些容易解決的桃仁外,帶殼的竟然連半包都沒有能剝掉,而且還是述偉帶來的那包!建剛送的大包小包以及盒裝的帶殼及剝殼山核桃,原封不動還在箱中。我的信心動搖了!
我原先還抱著愚公移山的精神來面對桃海。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不斷消耗,山核桃只有減少,不會增多,總有吃完的一天。不過我這個現代愚公不如古代愚公。古代愚公還能讓子子孫孫繼續努力,現代愚公則不然,不但不能叫子子孫孫去剝山核桃,連現代愚公自己也難以為繼了!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少年時有一口利齒,不需另找工具。現在年老了,連咬山核桃最主要的大臼齒都沒有了,當然得用工具。但是在這不產、也沒人吃山核桃的地方,又怎能找到稱手的工具!老虎箝太笨拙,只有那夾龍蝦的箝子還勉強可用,但是我已用壞了兩支。現在還是那支壞掉的箝子在幫我剝殼。現代人對工具的依頼性太強,沒有適當的工具,效率不彰,便提不起工作意願。就像我們寫字,過去用筆還不是千言萬語照寫不誤!現在用電腦用慣了,離了電腦,筆也懶得提了,甚至連筆也沒有帶了!我一直在想,那山核桃工廠是用什麼工具,把山核桃仁剝得那麼完整?
現代愚公更沒法叫子子孫孫也來吃山核桃!「這怎麼剝呀?」乃是他們一致的反應。看來我這個現代愚公已陷於桃海而一籌莫展了! 2007/7/16於波士頓
1 則留言:
爸爸,其實我們零食吃的不多,好像只有爸媽在的時候才吃的多,平時只吃三餐水果,每次買了零食回來,都堆了很久沒吃,久了也忘了,小孩吃的零食也只是優酪乳跟蘋果泥,連小饅頭都很久沒吃,前幾天才發現家裡有一大帶從台灣帶回來的小饅頭.
張貼留言